开幕式

倪明选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

倪明选教授自2019年5月16日起出任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以及计算器科学及工程系讲座教授。在此之前,他曾任澳门大学学术副校长、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系讲座教授。于200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倪教授曾于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多个职位,包括计算器科学及工程系主任与讲座教授、霍英东研究院院长,以及校长特别助理。倪教授于1980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他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器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1981-200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微电子系统结构项目主任(1995-1996)、CC&T技术公司联合创办人暨执行长(1998-2001),及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关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之首席科学家(2006-2011)。

黄锦星先生, GBS, JP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局局长

黄锦星先生获委任自2012年7月1日起出任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先生是一名建筑师。自90年代致力推动可持续建筑环境,他曾担任香港绿色建筑议会副主席和环保建筑专业议会主席等多项公职,并推动发展本地采用的可持续建筑环境标准及指引。他在加入政府前,曾参与多个政府咨询机构的工作,包括担任「纾缓气候变化:从楼宇节能减排开始」支援小组召集人,及「优化建筑设计 缔造可持续建筑环境」支援小组的成员。

何国森副厅长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何国森,男、汉族,1969年8月生,广东江门人,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武汉大学刑法专业)。曾在佛山大学、佛山科技学院、佛山市团委工作。2003年3月起先后任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佛山市发改局局长等职务;2011年11月起任清远市副市长,2016年8月起任清远市委常委、清城区委书记、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燕湖新区)党工委书记。2019年12月起任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现任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分管法规与标准处、自然生态保护处(土壤生态环境处)、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处、东江执法分局。

郝吉明教授 -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5年获哈根 斯密斯清洁空气奖。

卢伟国議員, SBS, MH, JP -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主席

卢伟国博士、工程师、SBS、MH、JP,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代表工程界别,现任财务委员会工务小组主席。为香港房屋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局成员、香港机场管理局成员、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成员、香港质量保证局荣誉主席,并为香港经济民生联盟主席、香港绿色策略联盟创会主席。他亦是全国政协委员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


 


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高端论坛

陆恭蕙教授,SBS,JP,OBE,法国Chevalier de l’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 - 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所首席发展顾问

陆恭蕙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所首席发展顾问,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的客座教授。陆教授曾担任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副局长(2012-17)及立法会议员(1992-97及1998-2000)。自1980年代起,她活跃于公共政策及政治范畴,亦是非牟利智库思汇政策研究所的创办人兼行政总裁(2000-12)。她多年以来致力在空气质素管理及城市规划的工作上,公职显赫。陆教授目前所担任的公职包括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顾问和全球海事论坛的董事,是许多学术著作和流行著作的出版作者,更是一位备受追捧的演讲者和主持人。

郝吉明教授 -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5年获哈根 斯密斯清洁空气奖。

谢展寰先生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局副局长

谢展寰先生在1985年加入前环境保护处,该处其后在1986年重组,成为现时的环境保护署(环保署)。谢先生在环保署服务期间,在专业及高级管理层面上肩负多方面的职务。他在2013年出任环保署副署长,并在2017年8月获委任为环境局副局长。谢先生在环境保护的各个范畴,包括执法、计算机仿真、环境监察、环境影响评估及规划、制订政策及与内地的跨境合作等,均具有广泛经验。

Sarah L. Rees 博士 - 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政策规划、法规制定暨面源管理处助理副局长

Sarah Rees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助理副局长,协助督导局下的规划管理处,其工作专注于移动污染源项目的实施,以及空气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其他规划工作。Sarah在州和联邦政府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在加入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之前,Sarah曾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政策司监管政策和管理办公室担任主任一职,负责督导国家环保局的法规制定,并就备受关注的重大法规为局方高管层建言献策。此前,她曾就职于华盛顿州生态部,担任生态部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主管,以及空气质量项目部规划和法规制定负责人。Sarah曾是一名化学工程师,也曾是环境法律师,并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程和公共政策博士学位。

邹驥教授 - 能源基金会(中国)CEO兼总裁

邹骥先生在经济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综合决策相关领域深耕多年,在业内享有很高声誉和影响力。他曾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投身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合作等领域的工作,在国际、全国和地方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邹骥先生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特别是深度投入《巴黎协定》谈判。他还代表中国出任联合国政府间可持续发展融资专家委员会委员。亦曾作为主要作者或主要协调作者,贡献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评估报告撰写。他积极推进中国与国际政策研究界和学术界的交流,作为核心专家参与组织了中外官方与民间智库战略与政策对话。他拥有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学士学位、技术经济硕士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作为访问学者完成了在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术合作。

钟流举教授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首席专家

马骏博士 -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及会长

马骏博士是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马博士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任内,马博士牵头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发展绿色金融14条建议,主持起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推动在G20框架下形成发展绿色金融全球共识。2000-14年初在德意志银行任职,曾任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任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1992-2000年间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曾任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1988-90年间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Bénédicte Nolens 女士 - 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香港中心负责人

吴芷茵博士 - 香港合资格环保专业人员学会主席

吴持有茵博士是现任香港合资格环保专业人员学会主席及中电科技研究院总监。她持有多伦多大学毒理学士士学位及香港大学环境管理博士学位。她在香港的环保行业具有超过十年的咨询经验,是香港最重要的空气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专家之一。她于2003年加入中电集团,参与开动中电集团环境事务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她曾是空气与废物管理协会 (AWMA) 的董事会成员,目前是国际电力研究交流组织 (IERE) 和美国绿色电子委员会 (GEC) 的董事会成员。


第一节:


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不同地区/部门间的合作机会

梁启明博士 - 香港环境保护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 (空气科学)

梁启明博士是香港环境保护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主要负责空气科学的工作、管理空气监测网络运作、空气质量仿真及预报、编制污染物排放清单、与广东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合作执行区域空气质素管理计划、推行大湾区空气质量科学研究和协助制订香港的减排目标

王韬教授 -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大气环境)

王韬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他于1992年获得乔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并在密歇根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自然和受污染的大气化学,空气污染与云的相互作用,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他目前或曾经统筹多项获香港研究资助局的主题与协作计划和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的大型研究项目。他亦曾是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酸雨项目首席科学家(2005-2010),国际全球大气化学项目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地球物理研究期刊《大气》副主编(2008-2017)。他是香港合资格环境专业人员学会创始会士及香港天文台的科学顾问。他于2018年获香港理大校长颁授“杰出研究表现/成就奖”。

刘保献主任 -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刘保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气污染成因分析等。工作期间,负责、参与制定国家环境监测标准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专利60余项。先后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被授予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等荣誉称号。

张永波副院长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永波,男,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防治分会常务委员、环境规划分会委员、环境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科学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大气环境科研与管理政策、标准研究等工作,主持完成包括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以及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次,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以及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个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一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伏晴艳博士 -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第二节:


光化学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案:VOC,臭氧和细颗粒物

李顺诚教授 -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環境工程学系教授

Donald Blake 教授:美国加州大学 Irvine 分校教授

 

邵敏教授 - 暨南大学教授

邵敏,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是城市和区域空气污染的形成,重点研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来源和控制。邵敏发表了约160篇关于空气污染的论文,是中国环境领域高被引作者。曾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臭氧耗损环境影响评估科学委员会(2011-2018)共同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挥发性有机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臭氧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邵敏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负责人、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

郁建珍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郁建珍教授,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部。主要从事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分析、实验室有机分析方法建立、以及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等工作。在大气颗粒物各类组分分析有超过20年的研究经验,研究组开发的大气有机物的方法被世界上多个大学及政府实验室采用, 并多年来给香港环保局的PM2.5组分监测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室分析支持。

胡敏教授 -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研究领域:1. 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2. 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和餐饮源排放及其二次转化; 3. 新粒子生成和增长致霾机制; 4. 黑碳气溶胶老化和光学效应;5. 二次气溶胶化学生成机制及环境影响等。 

丁爱军教授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

丁爱军,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空气污染气象学、气溶胶与天气/气候及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相互作用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已在包括Nature Geoscience、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内的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论文总引用8000余次。先后担任了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集成研究计划iLEAPS、对流层臭氧评估计划TOAR、空气质量监测、分析与预测MAP-AQ等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反应性气体工作组科学顾问组SAG成员,担任Atmos. Chem. Phys.、Sci. Rept.等期刊编辑,曾获2015年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

张宏亮教授 - 复旦大学教授

张宏亮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系,2008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并在2012年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2012-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博士后之后,于2014年至201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助理教授。张宏亮教授201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并于2019年5月起担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宏亮的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模拟与来源分析,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气颗粒物与气象和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张宏亮教授参与开发的溯源式空气质量和气候模型较传统模型更接近大气真实过程,在美国、中国和印度等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运用。截止目前张宏亮教授已在权威国际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90多篇。

陈多宏博士 -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情况:2014年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度获广东省环境科学技术一等奖。现为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预测

陈泽强教授 - 香港城市大学环境讲座教授及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陳澤強教授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大氣環境學講座教授和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氣溶膠化學和空氣污染,近年主要集中在氣體和顆粒的相互作用,如氣溶膠的熱力學性質和吸濕性,與二次污染物生成相關的非均相反應等。他曾於1992-2015年間任職香港科技大學學術人員。他是首位亞洲青年氣溶膠科學家獎得奬者。他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7)、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0)和大氣環境哈根邁斯米特獎(2015)。最近於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通訊》上發表的 “Heterogeneous SO2 Oxidation in Sulfate Formation by Photolysis of Particulate Nitrate” 獲選為該期刊2019年最佳論文。陳教授曾在2008至2019年間擔任最近於學術期刊《大氣環境》主編。他出版的論文超過220多篇,至今SCOPUS引文索引超過12,500。

王自发教授 -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冯志雄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教授,数学系教授

冯志雄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和数学系的教授。冯教授在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型(如WRF等)方面拥有20多年的研究经验。他目前的研究重点在分析、预测和评估与城市、沿海地区相关的气象和空气污染问题,如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近期,他的团队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发现区域性海陆风循环的演变对珠三角地区重空气污染形成有重要贡献。

Guy BRASSEUR 教授 - 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教授,高级科学家兼小组组长

Guy P. Brasseur 教授是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杰出学者,香港理工大学杰出讲座教授。他的研究专注于大气化学建模,尤其是平流层和对流层臭氧。他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前主席,同时为数个学院的成员。

郑君瑜教授 - 暨南大学教授

袁自冰教授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袁自冰博士从2015年至今任职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他于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并于2006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6-2015年期间,他历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助理教授和霍英东研究院大气研究中心经理。袁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臭氧和PM2.5污染的形成机理及其协同控制策略、大气反应性有机物来源量化与校验、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等。他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他是华南理工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珠三角大气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核心成员之一。


第四节:


污染暴露和健康影响评估

吴家颖先生 - 商界环保协会政策及研究总监

吴家颖先生是商界环保协会政策及研究总监,主要负责在协会关注的环境议题上,如气候变化、减碳、循环经济、洁净能源、可持续运输、空气污染及可持续生活环境,推行政策倡议、思维领导及研究工作。吴先生是一名地理学家,在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船舶排放清单及管控政策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研究,并促成由航运业界牵头的「乘风约章」而为人所认识。吴先生在城市可步行性的研究及持份者参与工作方面,亦得到充分的认同。

朱彤教授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院长

朱教授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座教授,自2000年起任长江特聘教授。他于2006-2007年曾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化学系评审团成员; 现任国际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委员会成员,以及《中国科学》(化学)、《环境化学》、《北极研究》编委和中国SOLAS工作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空气-表面质量和能量交换、细微颗粒表面的非均质反应、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青藏高原低层大气的氧化能力、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Chris FREY 教授 -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弗特勒尔特聘教授

Chris FREY教授是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环境工程师,并兼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他的研究包括概率和敏感性分析方法、人类暴露于空气污染的监测和建模,以及车辆排放的监测和建模。他曾任美国环保署清洁空气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和国际风险分析协会(SRA)主席。他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预测及其不确定性指导的主要作者,并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空气污染暴露与健康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最近主持了一项关于细颗粒物的暴露情况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独立评估。他是国际空气与废物管理协会(A&WMA)和国际风险分析协会(SRA)的会员。他在2019年获得了国际空气与废物管理协会(A&WMA)颁发的Frank A. Chambers奖。他在卡内基梅隆大获得博士学位。

何建辉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何建辉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 何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教授。他是一名环境科学家,专注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空气污染物的暴露评估。他在分析化学方面有很强大的学术背景,并在有毒空气污染物 (TAPs) 及其健康相关研究方面有多年的扎实经验。他最近的研究重点是有毒空气污染物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颗粒物的组成、来源、与健康的关系、人体暴露科学及颗粒毒理学。

刘启汉教授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系讲座教授

刘启汉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及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也是科大南沙大气研究中心主任。曾在SCI期刊发表超过150篇研究论文。刘教授的研究专攻空气质量及健康暴露,天气和气候,技术方法包括大型数据集分析,数值模型,卫星遥感分析等。刘教授也是香港多个绿色团体及政府委员会会员。国际上,他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科学专家小组成员。

石加颕博士 - CMA检定中心环境部助理经理

石加颕于201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系完成博士学位,他的专业从事于室内环境评估及流体力学计算机仿真计算等,具多年室内空气质素及热舒适工程应用研究经验。他现在CMA检定中心环境部工作,负责室内环境质素检测、认证及顾问项目、机构碳排放审计及产品碳足迹审计项目等。

傅京燕教授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银行金融局中国区绿色金融咨询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亚洲开发银行能效贷款项目评估专家。她主笔负责完成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的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评估会议报告,并主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等多项政策与战略规划研究。


第五节:


空气污染新兴问题,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启示

高健教授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高健,博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环保部科技二等奖2项,国家专利奖1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科技部大气专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作为专家参与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杭州G20会议、厦门金砖会议等重大社会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在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控制”攻关专项中负责2+26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工作,颗粒物源解析技术专家组成员。

宁治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宁治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教授。宁教授长期从事环境及室内空气质素研究与新型空气监测传感器技术研究,与香港环保署和美国环保署有着多年紧密合作,并任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宁教授至今已在国际期刊发表近100篇SCI论文,并拥有多项中国和美国专利,曾荣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最佳产品奖, 香港绿色创新科技大奖等奖项。宁教授团队在香港及区域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包括香港国际马拉松传感器空气监测网络,与美国环保署合作评估小区空气质素监测技术,香港环保署新一代传感器的使用指南及质量控制规范,室内空气质素标准监测技术研究等。

罗嘉进先生 -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策划及发展高级总监

罗先生目前于中电集团香港电力业务任职为策划及发展高级总监。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华电力」)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私营电力公司之一。中华电力在香港提供综合电力服务,为供电地区范围内 600 万人提供高度可靠的电力供应及优质的客户服务。

卢敬庄先生 - 油公司贸易及供应总经理

卢敬庄先生是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之贸易及供应总经理,负责中东和亚洲地区的的石油贸易及供应业务,以及该公司之液化天然气全球业务。在此之前卢先生是该公司航空部的总经理,负责壳牌全球航空业务的运营,并领导开发及研究航空煤油的环保替代方案。他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拥有丰富经验,并担任多家私营和上市公司的董事。卢先生拥有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学位和杜伦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雷国强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雷国强教授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之理学士学位,和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化学专业之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空气和固体废物管理协会香港分会的主席。曾是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能源和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有关于超临界流动液体萃取在环境矩阵萃取的应用。1996年起任香港环保署官员,目前主要负责船舶的排放政策研究,亦是香港合资格环保专业人员学会领导之一。雷教授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和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及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高级科学顾问。

钟汉明博士 - 西门子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香港及澳门)

钟汉明博士为现任西门子(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带领公司并负责制订香港和澳门在电气化、自动化和数码化领域的整体增长策略,推动相关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及在基础建设及工业领域方面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钟汉明博士现为商界环保协会(BEC)董事局副主席,并担任气候变化商业论坛咨询组主席,致力于促进企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此外,他亦是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CITAC)董事会成员之一;同时担任数码港顾问委员会(CAP)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制造业拓展计划委员会(PPPC)成员。钟汉明博士接受过电子工程与工商管理等高等教育,并获颁英国 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 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何安诚太平绅士 - 金门建筑有限公司总裁

何安诚先生是金门建筑有限公司的总裁。金门建筑由怡和 (Jardines) 及保富 (Balfour Beatty) 共同持有,以香港为总部,业务遍及中国及东南亚。公司聘用逾五千名专业人员,每年的营业额超过二十五亿美元。何安诚在建造业有超过三十年。他拥有丰富项目管理及综合管理的经验,重视建筑安全和致力发展创新科技,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及专业学术的活动,是推广卓越建造管理及质量建造的先锋,备受业界赞赏。何安诚亦透过总裁安全论坛凝聚政府官员及业界领导的力量,推动工地安全,他对施工安全的热诚和承诺获持份者赞许。何安诚现时为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亦是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前主席,致力将中心发展为创新科技的知识库及推动本地示范,中心亦在整个行业和小区内推广创新文化。

郭美珩女士 - 沛然环保顾问有限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

郭美珩女士拥有逾20年任职声学、环境及可持续發展顾问的经验,当中包括环境影响评估,以及为可持续建筑设计进行的建筑环境研究。郭女士是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绿色建筑专家、建筑环保评估专家小组及USGBC Faculty成员,并获得绿建专才 (BEAM Pro)、LEED Fellow、BREEAM AP及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标经理 (GBL Manager) 资格,亦曾参与香港首批绿色建筑项目。郭女士除了是绿色建筑专才外,亦是资深声学顾问,并获取可持续發展专业资格,为企业就可持续發展策略及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 (ESG) 表现提供意见。

何智权先生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

何先生擁有十五年與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工作經驗,為企業,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提供戰略諮詢服務。 他亦曾是香港中文大學兼任講師,教授企業可持續發展課程, 以及曾是長江商學院及中山大學客席研究員,專門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及公益的研究。